当前位置:网站首页>io模型初探

io模型初探

2022-06-24 06:57:00 MrPeng1991

1.什么是IO

操作系统负责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和进程调度。应用需要经过操作系统,才能做一些特殊操作,如磁盘读写,内存读写等。

应用程序要把数据写入磁盘,只能通过调用操作系统开放出来的API来操作。

应用程序在用户空间,不存在实质的io过程,真正的io在操作系统执行,应用程序发起一次IO操作包含两个阶段:

  • IO调用 :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内核发起调用
  • IO执行: 操作系统内核完成IO操作

操作系统内核完成IO操作还包括两个过程:

  • 准备数据阶段:内核等待I/O设备准备号数据
  • 拷贝数据阶段: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进程缓冲区

img

其实io就是把进程内部数据转移到外部设备,或者把外部设备的数据迁移到进程内部。外部设备一般指 硬盘,socket通讯的网卡。一个完整的io过程包括这几个步骤

  1. 应用向操作系统发起io调用请求
  2. 操作系统准备数据,把io外部设备的数据,加载到内核缓冲区
  3. 操作系统拷贝数据,即将内核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到用户进程缓冲区

3. IO模型

3.1 阻塞io

知道什么是io了,什么是阻塞io呢?

应用程序进程发起io调用,如果内核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的话,应用程序进程就一直在阻塞等待,一直等内核数据准备好了,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才返回成功提示,此次io操作,称之为阻塞io

img

缺点:内核数据一直没准备好,用户进程一直阻塞,浪费性能,

3.2 非阻塞io

内核数据没准备好,可以先返回错误信息给用户进程,让他不需要等待,而是通过轮询的方式再来请求,这就是非阻塞io

img

非阻塞IO的流程如下:

  1. 应用进程向操作系统内核,发起recvfrom读取数据。

  2. 操作系统内核数据没有准备好,立即返回EWOULDBLOCK错误码。

  3. 应用程序进程轮询调用,继续向操作系统内核发起recvfrom读取数据。

  4. 操作系统内核数据准备好了,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空间。

  5. 完成调用,返回成功提示。

    即NIO,即non-blocking io,

    缺点:相对于阻塞io,虽然大幅度提升性能,频繁的轮询,导致频繁的系统调用,同事会消耗大量的cpu资源,可以考零分io复用模型。

3.3 io多路复用

既然nio无效轮询导致cpu资源消耗,等我们内核数据准备好了,主动通知应用进程再去进行系统调用

文件描述符 fd File Descriptor,是计算机科学一个术语,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

io复用模型核心思路:系统给我们提供一类函数(select poll epoll),可以同时监控多个fd操作。任何一个返回内核数据就绪,应用进程再发起recvfrom系统调用

3.3.1 多路复用之select

应用进程通过调用select函数,可以同时监控多个fd,再

3.4 信号驱动 io模型

3.5 io模型 异步io

3.6 阻塞 非阻塞 同步 异步io划分

4 BIO NIO AIO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409483059542510&wfr=spider&for=pc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MrPeng1991]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gangjindianzi/article/details/12543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