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JVM》对象内存分配的TLAB机制与G1中的TLAB流程

《JVM》对象内存分配的TLAB机制与G1中的TLAB流程

2022-06-25 08:19:00 快乐的星球

一:重温对象的生命周期

1.1 对象生命周期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重点强调

对象的finalize()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也就是说对象只能有一次复活机会,但对象的复活会破坏对象的生命周期,干扰了JVM对对象的收集,因此在finalize()方法中一般写对象收集前的资源释放工作。


二: TLAB(内存分配缓冲区)

由上图中的对象的生命周期中,我们了解到了对象在使用前要先进行对象的内存分配与初始化操作,接下来我们讲述对象内存分配的两种策略

2.1 为什么要有TLAB

我们知道对象内存分配时最初考虑在新生代的Eden区为对象分配内存,但堆区是线程共享的区域,在多线程环境下多个线程同时操控同一块内存的现象是普遍的,为了保证对象分配时数据的安全性,我们需要用全局锁来解决多线程同时访问同一块内存的问题,但全局锁会降低效率与程序的吞吐量,为了解决该问题TLAB应运而生。

2.2 TLAB

TLAB对Eden区的内存进行了划分,划分出一小块区域,这块区域称为对象内存分配缓冲区,它为每一个线程都分配了一块空间。

优点:

  1. 使用TLAB可以避免一系列的线程安全问题。
  2. 提高了程序运行的效率与吞吐量。

这种使用TLAB进行内存分配的策略称为快速分配策略


三:G1源码中的TLAB策略

3.1 简介

分配空间时,为了提高JVM的运行效率,应当尽量减少临界区范围,避免全局锁。G1的通常的应用场景中,会存在大量的访问器同时执行,为减少锁冲突,JVM引入了TLAB(线程本地分配缓冲区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机制。

3.2 流程图

根据源码梳理可得以下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不要忘了点赞收藏啦!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快乐的星球]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ai15013602354/article/details/12538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