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解析创客空间机制建设的多样化

解析创客空间机制建设的多样化

2022-06-26 02:38:00 格物斯坦机器人

创客空间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和项目,其余都是次要的,而对于学校而言,建立好的体制和机制远比购买设备重要。学校可以从整体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角度,以及学生的学生认证的多样化来看创客教育。创客教育对于教师而言给了老师一个根据自己个性开设课程的机会,而学校应该调整自己的学分制,让更多的老师把自己的课程通过微视频的形式放在网上,没有时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可以自学并找老师考核,获得学分,这样可以想象,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毕业成绩单,而更高一级的学校的面试官眼中,他会自然的思考“你拿到了那么多计算机方面的学分,那你一定是很擅长这个领域”,这些记录可以一直延续到学生不如社会。

而更大的改革则是,学校有自主权,认证校外辅导机构的课程的学分,这样让老师和学生都在一个鼓励个性的环境中成长,做自己,然后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充当课程的设计者,培训校外机构的教师,或者设计属于自己的套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鼓励教师获得知识产权收入和参与各种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认为,在教育领域推行创客精神、倡导创客文化、不断思考、实践、分享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成为教育创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接地气、敢实践、做课程、乐分享。应该鼓励教育创客成名成家,发现教育创客,培养教育创客,扶持教育创客梯队,构建人人争做教育创客的教育氛围。这一点,在全国率先启动教育创客培养计划,首期150名来自各个学科的教育创客已经开始接受为期两个月的普及型培训,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推出了首批创客教育导师,这其中既有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更有本地挖掘出来的教育创客。

而教师的成长也应是多样化的,我常常自勉,对于一个充满热情内心不绝望不失望的老师,我想成为哪种教育创客?对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科出发做一个学科教育创客,可以从跨学科活动的角度做一个综合教育创客,可以从校园文化发展和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做一个教学论创客,当然也可以做一个之研究高精尖技术的极客范儿的创客,对于学科教育创客,应该鼓励他们分享或者出版自己的成果,形成自己的教研圈子,对于综合型教育创客,可以从跨学科发展的角度,促进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实践案例的积累,对于教学论创客,可以从课题的角度给予相应的扶持,让他们走上教育家之路,对于极客型创客可以理顺各种体制机制,构建他们创新和创业的平台。

既然“人生为创客”,那么教师自然应该明确自己更偏向哪一个。山东淄博教育创客空间的几位教师,体现了这几类创客的综合特点,他们结合了淄博地方优势产业——陶瓷,研制的陶泥土3D打印机,制作出了中国陶瓷界几百年未曾出现的新器型,在教育界和产业界都产生了颇为广泛的影响,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曾经专门报道,作为教师,自然不能负担起技术成果转化的人物,因此在教育局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努力下,他们和当地龙头企业对接,以期迅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助力地方发展,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极客型教育创客的案例。

在教育装备行业,各级教育装备标准制定和管理单位,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处理好教具和学具,实验室建设和空间建设,仪器和耗材的关系,通过自制教具比赛等机制鼓励教师的创造成为教学仪器,理顺机制,像国家鼓励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各种新政策一样,鼓励教育创客成果的转化。今年,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准备筹建中小学创客教育联盟,在给予装备、政策方面的支持的同时,更希望创新活动形式,形成教育创客的联动机制。

最终需要理顺的是家庭创客空间、校园创客空间、社会创客空间之间的协作关系,校园创客空间的抓手是课程和活动,家庭创客空间的抓手是项目和爱好,社会创客空间的抓手是工作坊和孵化器,只有这三种实施主体彼此协调,才能够实现创客教育的美好愿景。

构建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一个又好又行(理念对,易推广)的实施方案应该是老师教着省心、学生学得开心、学校有发展、家庭有奔头的承担各方面核心关切的综合体。在构建这个综合体的过程中,校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媒介,在思考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时,我们不难勾勒这样一幅实践的路线图。校园创客空间在完成基础创客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像发奖状一样认证家庭创客空间,并且对家庭创客空间的优秀作品提供参与比赛、资金支持和外请专家等服务,将优秀学生案例编纂进入校本教材当中,校园创客空间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社会创客空间中参观,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保证社会创客空间的人流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推荐到社会创客空间中跟专业的工程师和艺术家合作,校园创客空间还可以以选修课学分认证的形式,承认社会创客空间的课程。

综上所述,社会创客空间也可以为校园创客空间提供创客空间建设、创客教具研发、创客奖学金和创意经纪人等多种服务。最后,通过校园创客空间培养的大量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将成为创客产品的最初用户,他们的成长将伴随着创新经济的成长,使得创新产品的迭代周期大大缩短,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可以通过社会创客空间学习最新的技术、售卖个人的产品、发起或加入创业孵化项目,成为真正的创业者。

而在构建这种比较理想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物理层的空间建设,又需要课程层的内容建设,更需要服务层的平台建设。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格物斯坦机器人]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gstemG_maker/article/details/125449790